新华社纽约7月14日电 题:成效几何?争议几多?
——世俱杯改革观察之一
新华社记者余孝忠、公兵、肖世尧
2025年的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简称“世俱杯”)于13日圆满结束。这次被国际足联(FIFA)誉为“里程碑式改革”的比赛,在赛制、规则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旨在探讨如何使世俱杯更具吸引力、公平性以及全球影响力。改革不仅迅速带来了明显的正面影响,同时也揭示了若干亟待解决的难题,然而总体来看,它为全球足球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
(小标题)从“精英游戏”到“全球参与”
2025年世俱杯的一大革新,体现在参赛队伍数量由原先的7支扩充至32支,汇集了来自81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众多球员,其中不乏初次踏上FIFA顶级赛事舞台的球员。
此举显著降低了此前仅限于顶级俱乐部参与的参赛资格,有力地促进了FIFA“促进足球运动全球普及”的宏伟目标。
中小俱乐部的参与热情显著增强,他们得以与皇家马德里、曼城等顶级俱乐部同场竞技,这不仅为中小俱乐部球员的职业生涯增添了丰富的经历,还激发了他们所在国家和地区对足球的热爱。此举恰恰契合了世俱杯扩军的根本目的——让全球更多地区的足球文化得以通过世俱杯这一平台,展现于世界舞台。
拜仁慕尼黑队的前锋凯恩表示:“我对世俱杯情有独钟,对球场和比赛都充满喜爱,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乐趣。即便四年后JRS直播网,我依然期待能够再次参与世俱杯的角逐。”
周通,本届世俱杯中国球员的唯一代表,效力于奥克兰城,他这样表达:“世俱杯汇聚了来自81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才,我作为其中之一,希望展现中国球员积极向上、阳光正面的形象。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肤色,但在这里,足球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语言。”
与众多俱乐部不同,奥克兰城的球员们普遍拥有全职职务,他们平日里忙于工作,闲暇之余投身于足球运动。周通作为该俱乐部的一名社区教练,专注于基层及青少年足球领域的教学工作。
这种深入民间的俱乐部赛事,正是对FIFA“足球连接全球”理念的生动体现。
(小标题)赛程密集赛历承压 多方分歧仍待弥合
部分评论者指出,举办新的重大体育赛事为顶尖运动员增添了额外的劳动负担,同时提升了他们遭受伤害的可能性。
世俱杯的举办时间与欧洲顶级联赛的夏季休赛期完全吻合,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以欧洲足联为代表的部分洲际足球组织的强烈不满。鉴于明年夏季即将迎来美加墨世界杯,欧洲职业足球运动员将面临连续两个赛季密集赛程的挑战,许多参加世俱杯的俱乐部医疗团队发出警告:“这种情况将大大提升球员再次受伤的可能性。”
瓜迪奥拉,曼城的主教练,坦率地表示:“球员并非机械。”贝林厄姆,皇马的中场球员,抱怨称:“过度的疲劳累积使得受伤的风险显著上升。”斯科尔斯,一位英超传奇球星,更是直言不讳:“FIFA正迫使球员以自己的健康为代价,来满足他们的私欲。”
新版世俱杯的推出可能带来赛程表的调整,进而对欧洲联赛的比赛计划造成影响。此前,国际职业足球运动员联合会欧洲分会已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诉讼,坚决抵制新版世俱杯的举办。
一些观点认为,扩充军队可能削弱了比赛的竞技水平——在小组赛中,奥克兰城以0比10的比分败给了拜仁,艾因则以0比6的比分输给了曼城,这一结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亚洲、非洲以及北美的球队整体实力较弱,有些比赛因实力差距过大而失去了悬念,难以吸引中立观众的兴趣,导致比赛的观赏性大幅下降。
对此,FIFA主席因凡蒂诺明确指出,本届世俱杯遭遇了欧洲地区较多的质疑,比赛期间的高温天气等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此外,FIFA强调,虽然竞争激烈程度存在差异,但世俱杯的意义远不止于胜负,它更是不同足球文化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小标题)让比赛“更快、更清、更公平”
除了赛制,新版世俱杯的技术革新堪称“颠覆级”。

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在今年的年度会议上对相关条例进行了修订,规定一旦守门员控球时间超过8秒钟,裁判员将判定对方获得角球机会。这一新的规定将在本届世俱杯比赛中得到实施。
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的负责人科里纳指出,这一新措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比赛的速度明显提升,以往守门员长时间用手操控球导致的比赛延误现象得到了显著减少,在世俱杯赛事中,仅有两名守门员因违反了这一规定而受到了处罚。
裁判设备与权限得到提升。主裁判头戴摄像头进行直播,呈现第一视角画面,同时接入转播信号,使观众得以从裁判角度体验比赛的关键瞬间,从而增强了赛事的观赏性。主裁判现场公布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的判定结果,提高了判罚过程的透明度。场内球迷得以与裁判同步观看VAR的显示画面,增强了观赛的互动体验。
教练团队通过使用平板设备进行人员替换,有效降低了因与第四官员交流不畅而引发的换人过程中的混乱局面。该设备能够实时显示球员的各项数据,包括移动距离和心率等,从而帮助球队更加精确地依据比赛实际情况调整战术阵容。
观察实际效果,新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赛事的连贯性与公正性。
(小标题)FIFA豪掷“亿金” 球市冷热不均
国际足联将世俱杯的总奖金从上一届的1600万美元提升至10亿美元,参赛队伍也从7支增加到了32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有32支队伍参与的2022年世界杯,其总奖金仅为4.4亿美元。如此丰厚的奖金,使得世俱杯在所有足球赛事中独占鳌头。
依据运动表现及商业效应等综合指标进行评定,本届世界俱乐部杯共有32支俱乐部分获不同数额的奖励。以位列末座的奥克兰城俱乐部为例,它们获得的奖金高达458万美元,这一数额几乎等同于该俱乐部过去五六年的总收入。
丰厚的奖金不仅吸引了众多俱乐部参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点燃了球员们的战斗热情。曼城的首席执行官索里亚诺表示,高额的奖金使得世俱杯更具吸引力,而赛事在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度显著提高,这也极大地提升了其商业价值。
投入巨额资金举办赛事是否会导致亏损?因凡蒂诺在此场合明确指出:“该赛事已带来超过21亿美元的收入,平均每场比赛的收入高达3300万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其他俱乐部赛事的收入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来自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250万观众亲临现场观看了比赛,而每一场比赛的观众数量大约在4万人左右。因凡蒂诺如此陈述。
为了增强赛事的全球知名度,国际足联与网络体育直播平台DAZN达成了一项价值10亿美元的全球转播权合作,双方还共同签署了无偿转播的协议。在此框架下,DAZN无偿提供了63场比赛的直播信号,并使用32种语言进行解说,使得全球的足球迷们能够免费欣赏到顶级俱乐部之间的精彩对决。以往的入场方式已改为球员逐一进场,决赛中还增添了中场表演环节,FIFA所实施的这些创新措施,增强了仪式的庄严感,然而却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中场表演的时长达到了24分钟,这超出了规定的最长15分钟的中场休息时间限制。
此外,世俱杯的球市呈现出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根据FIFA的统计数据,本届世俱杯中,有四场比赛的观众数量未超过一万人,其中最少的一场仅有3412名观众。然而,也有16场比赛的观众人数达到了六万甚至更多,其中切尔西与巴黎圣日耳曼的决赛观众人数最多,达到了81118人。
(小标题)混采区的“秩序”和“混乱”
世俱杯的新版混采区取消了电视记者和文字记者的采访次序,改设了四个采访区,其中两个分配给主队,另外两个则属于客队。俱乐部指定的球员将分别以母语和英语接受媒体的采访。文字记者有权进行拍照和录像,不过视频资料需在混采活动结束后的一小时内方可上传至网络,且在发布后48小时内必须撤下。
诸多媒体记者对此表示赞同,并认为此举有助于确保有球员愿意接受采访。巴西《兰斯报》的记者多尔赞表示,在卡塔尔世界杯决赛结束后,记者们等候了整整两个小时,阿根廷球员终于集体步入混采区,然而他们只是放声高歌,却没有一位球员愿意接受采访。
不少记者对此新形式持保留态度。委内瑞拉子午线电视台的记者卡拉斯科表示:“我曾报道过九届世界杯,但对此模式感到不适应。这仿佛是一场小型记者会,所有记者听到的信息如出一辙,毫无独家新闻可言,我们无法挑选自己想采访的球员。”
美国《赫芬顿邮报》的记者拉米指出,这一新机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例如在英语采访环节,非英语母语的记者在与本国运动员进行访谈时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的语言,这致使英语采访环节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尽管FIFA在后续赛事中尝试实施了一些改进手段,比如为球员参与英文采访环节配备了翻译,但实际情况是,受访球员的国家记者仍旧习惯用母语提问,翻译还未及作出回应,其他记者便已抛出新的问题。而且,在混采区,记者们常常对知名球员蜂拥而上,而对普通球员则显得沉默寡言,形成了颇为尴尬的场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混采区域内,电子屏幕上展示了受访球员在当场比赛中的各项数据,这一信息有助于记者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综合来看,2025年世俱杯的改革在增强商业价值、比赛吸引力和国际知名度方面实现了显著进展,然而,关于赛程安排的负担以及运动员的健康状况仍有待改进,“精英化”与“广泛参与”之间的平衡点需要进一步探索,同时,在缩小各队之间的差距以及提高整个市场的整体水平等方面,仍需付出持续的努力。
标签:2025世俱杯排名